记者 辛圆

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,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下,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。

从货币供应来看,6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30.29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比上个月增加0.4个百分点。狭义货币(M1)余额113.95万亿元,同比增长4.6%,较上个月提升2.3个百分点。

德邦证券在研报中指出,随着后续基数继续下行,7-9月M1增速有望进一步向上,但重要的不是增速中枢的变化,而是增速的趋势。

“后续影响M1增速趋势的关键变量或是价格水平走势,价格水平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主体的体感,进而对居民消费行为和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,并通过个人活期存款和单位活期存款影响M1。”报告称。

企业和居民需求来看,央行数据显示,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.92万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增加1.17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3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1.17万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11.57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4.3万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7.17万亿元,票据融资减少464亿元;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31亿元。

另外,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.94万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增加10.77万亿元,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.77万亿元,财政性存款增加1.25万亿元,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.55万亿元。

央行同日发布的2025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,初步统计,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.22万亿元,同比增长8.9%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5.22万亿元,同比增长7%;企业债券余额为33.13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;政府债券余额为88.74万亿元,同比增长21.3%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.89万亿元,同比增长2.9%。

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.83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4.74万亿元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.74万亿元,同比多增2796亿元;企业债券净融资1.15万亿元,同比少2562亿元;政府债券净融资7.66万亿元,同比多4.32万亿元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07亿元,同比多493亿元。

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6月23日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,例会认为,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,社会信心持续提振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、物价持续低位运行、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。

例会指出,下阶段,要保持流动性充裕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

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对界面新闻分析称,预计三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将进一步加快,货币政策有可能会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,央行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。

王运金同时表示,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对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、消费基建与商贸流通体系等领域的支持,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。下半年有望再度下调政策利率,适时推动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居民贷款压力,以刺激国内需求。